• 诚朴
  • 勇毅
  • 博学
  • 笃志
  • 新闻中心

首页 > 求实人物

求实人物

从施工到课堂——我的从教故事

作者:建筑学院 庞晓斐

发布时间:2025/3/2

访问量:220

 
 每个人的职业都是职业生涯的,而我的从教之路更是充满了曲折与转折。从青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到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再到现在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业生涯走过了不同的阶段,也经历了自我认知与价值追求的不断变化。今天,当我站在讲台上,回望从建筑施工到课堂的职业历程,我愈加确信,教育的意义远超于简单的知识传授。对我来说,教育不仅是给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更是帮助他们塑造未来、引导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与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从教的道路,桑一条自我审视与成长的河流,而教育那条河流所滋养的土壤。它不仅让我重新回馈社会,也从建筑现场到教育讲台,这一转变跨度很大,实则施工内心深处却是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在施工现场,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术知识;而如今,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希望将这些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通过教学,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它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思想、一种责任感、一种探索未知的勇气。 站在讲台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
 一、从施工现场到讲台
 2019年6月,完成了青海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我带着对建筑行业的浓厚兴趣,进入了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参与了多个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施工,深刻体会到了建筑行业的复杂性与认知。大概经历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专业技能,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如何在工作中保持对细节的严谨和对安全的高度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现场指挥工作,而是能够将我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2023年9月,我选择了转行,加入了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师。对于我来说,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我要离开我熟悉的工作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教育。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职业
 二、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教育领域的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不仅需要精准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授《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测量》和《建筑概略布置》这些课程时,我经常将自己带入施工现场的经历施工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我通过介绍施工现场的实际测量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场景。我也鼓励学生进行实验与操作,亲身体验工程测量中的每一个环节。
另外,我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经常鼓励学生提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们一起探讨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
 三、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在我看来,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惑解”,更是引路人,一个启蒙者。我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一名建筑工程教师,我深知专业的培养感知的实践。因此,我在教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阶段,让学生立足于书本之上,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
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我通过与施工企业的合作,引导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与问题解决过程。我们通过模拟的项目管理任务,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策划、执行与监控同时,我也非常关心学生。
 四、教育的力量——塑造学生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完美的教学技巧,而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在从教育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
 回顾自己的教学故事,我感慨万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情,帮助他们。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都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就。我的从教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我坚信,这条道路将充满无限的可能和希望。我将继续坚守在教育事业。

0
  • 版权所有©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
  •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丰海路51号
  • 邮编:266108
  • 鲁ICP备13010584号-13
  • 鲁公安备37021543017-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