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广而告之的社会宣传形式,以其迅速传播、覆盖广泛的特点,传递着公共秩序、美好风俗和家国情怀。近日,在商学院23级市场营销班的《广告学》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引入一系列公益广告案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博爱情怀。
在讲解广告创意和设计原则的同时,教师精选了多则触动人心的公益广告,如央视公益广告《吃饺子》。这部广告通过展现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和对父母的反哺之情。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如何作为在校大学生孝敬父母”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意识到保护自己健康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
另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手法,激发了学生们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意识。教师借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从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小事做起。
此外,像“绿肺”这样的公益广告也引起了学生们对森林保护的关注。教师强调了树木对于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通过这次特殊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广告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洗礼。公益广告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在感动与思考中养成了爱父母、爱自然、爱护动物的博爱情怀。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