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相宜 教学相长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督导师制在教学管理中应用
作者: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学院于超
发布时间:2020/8/15
访问量:18741
为提升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校办学质量,探索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中创造性开展督导师制,在督与导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制度一落实,就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2020年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30多名学生通过专升本。成绩的取得就是实行督导师制带来的变化与发展,在督导过程中扭转“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作为,带动学风的转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在“导”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督导师制,是弥补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的一种措施办法,是对现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益补充,是把辅导员职责和教师的专业指导融为一体。学生管理工作由单纯的“管”变为“管”、“导”“督”结合,以“导”为主,再向学生介绍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发挥导师在专业上的优势,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方向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专业爱好和实际能力的前提下,个性化地培养学生。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名成员既是学生教学的督导员,又是学生生活的“调解员”,有双重身份:既督查二级学院教师日常授课、课堂管控等情况,又关心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在“督”中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为更好的落实督导师制,建立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在督查中提高导的效果。比如建立工作档案,督导师对自己每周开展的各项工作记录在案,一方面形成工作体系,另一方面作为督导师考核的依据。同时建立工作对象档案,记录工作对象具体信息和情况,分析对照,便于持续开展工作;建立定期家校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了解工作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密切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求教育方法;坚持交流汇报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与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为提高督导师水平,结合省培、国培等平台,优先督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把督导师的培训纳入校培内容。每季组织一次工作研讨、案例交流等活动,做好案例培训。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落实工作考核制度。
三、在“督导中”提升管理水平
督导师制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教书”与“育人”彼此脱离的现象,通过督导师制,真正落实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导师既要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状况,又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发展动态和当今社会要求,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落实中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与辅导员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整合,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建立辅导员制与导师制并存,辅导员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辅导员主要承担对学生行政班的管理,导师承担对教学班的管理,导师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 排版:崔晓喆 编审:刘巍 终审:王兵